武昌魚外觀很扁,而且身體比較長;而鳊魚的外形就是比較側扁,偏細長。武昌魚魚嘴很寬,而且呈現弧度;而鳊魚的嘴比較圓。鳊魚自胸鰭至肛門處都有肉棱而武昌魚只有腹鰭后部有肉棱。鳊魚尾部較長,呈成方形;而武昌魚尾部較高,略呈成方形。鳊魚為銀灰,無條紋;武昌魚為銀灰色,有條紋。

鳊魚也為三角魴、團頭魴(武昌魚)的統稱。體長40厘米左右,比較適于靜水性生活。主要分布于中國長江中、下游附屬中型湖泊。生長迅速、適應能力強、食性廣。因其肉質嫩滑,味道鮮美,是中國主要淡水養殖魚類之一。主要分布于長江中、下游附屬中型湖泊,如:黑龍江、鴨綠江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閩江、海南島、珠江各水系。
鳊魚平時棲息于底質為淤泥、并長有沉水植物的敞水區的中、下層中,冬季喜在深水處越冬。它生活于江河、湖泊中。平時棲于水的中下層。比較適于靜水性生活。
湖北號稱千湖之省,自古便是魚米之鄉,水產資源十分豐富。人們為了方便區別、稱呼這些魚類,專門依據其各自特點造出了一批字,例如鰣魚是因為有到固定時節洄游的習性,鳤魚是因為體長似管,鳊魚則是因為體型側扁。古代的武昌指的是如今的湖北鄂州,和今天的武昌(武漢三鎮之一)并不是同一個地方。公元211年,孫權來此建都,改鄂為武昌,意為“武力昌盛”,并常常在此和群臣捕魚設酒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