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魚與羅非魚的區(qū)別:品種不同:羅非魚原產(chǎn)非洲,屬熱帶性魚類羅非魚屬;太陽魚原產(chǎn)于美洲中南部,屬太陽魚科淡水魚;體色不同:太陽魚身上的顏色較多,頭胸部至腹部呈淡橙紅色或淡橙黃色,背部呈淡青灰色,間有一些淡灰黑色的縱紋;而羅非魚身上只有灰色和棕色。

生活習性不同:羅非魚棲息在中下層,是以植物性餌料為主的雜食性魚類。羅非魚不耐低溫,在水溫10℃左右就會凍死。有些種類的羅非魚會有口孵的行為,即雌魚將受精卵含在口中,直到孵化為幼魚,這種護幼行為對其繁殖十分有利。部分種類的羅非魚在繁殖前,雄魚會挖掘底土筑成盆狀的巢,具有強烈的領域性,雌魚將卵產(chǎn)于巢中,待孵化后再由雌魚將幼魚含在口中保護。
太陽魚屬溫水性小體型魚類,生長適溫范圍大,可在1~38℃水溫狀態(tài)下生活,水溫2℃仍能在自然環(huán)境下安全越冬。因此,在我國南方地區(qū)完全能自然越冬。它適應性廣,食性雜,群體產(chǎn)量高,能自然繁殖。
太陽魚和羅非魚雖然體形有些相似,但是它們的身體顏色之間的區(qū)別還是很大的。太陽魚雖然外形和羅非相似,但比羅非要漂亮一些,大多數(shù)太陽魚身上都是色彩斑斕的,特別在陽光下很是惹人喜愛,放在魚缸里作觀賞魚極好。
另外,雖然我們這邊的自然水域沒有這兩種魚,但在其他地方包括一些收費的黑坑、水庫里我有釣過,我個人的理解是太陽魚更貪吃、更好釣一些。羅非的話要看體型,小羅非成群鬧窩非常厲害,殺傷力比白條大軍還強,但到了一定個體以后就不那么好釣了,至少我在黑坑釣一些四五斤的大非時就有這樣的感覺,而且口也不是特別猛。
而太陽魚還是挺好釣的,餌料釣法方面都不復雜,和其他釣友聊起這種魚,他們甚至直言這就是個“傻子魚”,怎么釣都行。當然了,說什么釣都行,那是因為自己釣過所以熟悉,對于沒釣過的人還是需要掌握一些基礎的知識,像黃辣丁也被戲稱為傻子魚,但你沒有選對時間和釣位,還是容易空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