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宇宙速度——當物體(宇宙飛船)以11.2公里/秒的速度飛行時,它可以擺脫地球引力的限制,飛離地球,進入繞太陽軌道,而不再繞地球軌道運行。逃離地球引力的最小速度是第二宇宙的速度。各種行星探測器的初始飛行速度高于第二宇宙。

第二宇宙速度(V2)當宇宙飛船超過第一宇宙速度V1到一定值時,它將脫離地球引力場,成為一顆繞太陽運行的人造行星。這個速度被稱為第二宇宙速度,也稱為逃逸速度。根據力學理論,可以計算出第二宇宙速度V2=11.2公里/秒。由于月球還沒有超出地球引力的范圍,所以從地面以不低于10.848公里/秒的初始速度發射月球航天器就足夠了。
假設發射質量為m的衛星進入環繞太陽的軌道所需的最小發射速度為v;此時,衛星圍繞太陽的運動可以被認為不受地球引力的影響,并且無限遠離地球。人們認為,如果無窮遠是重力勢能面0,發射速度是最小速度,衛星可以達到無窮遠。動能定理1/2*mv2-GMM/r=0;解V=√(2GM/r)正好是第一宇宙速度的√2倍。
所謂的宇宙速度是從地球表面發射飛機所需的最小速度。飛機分別被稱為第一、第二和第三宇宙速度。在早期,為了估計克服地球引力和太陽引力所需的最小能量,人們在探索太空路線時引入了三種宇宙速度的概念。假設地球是一個圓環,周圍沒有大氣,那么一個物體可以繞地球運行的最低軌道是一個半徑與地球半徑相同的圓形軌道。此時,物體的速度是第一宇宙速度,約為7.9公里/秒。在獲得這個水平速度后,物體可以在沒有任何額外動力的情況下繞地球運動。地球上的物體脫離地球引力并成為繞太陽運行的人造行星所需的最低速度是第二宇宙的速度。第二個宇宙的速度是11.2公里/秒,是第一個宇宙的兩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