潁川郡的治所名為陽翟,即現在的禹州,在當時了包括了如今的登封和寶豐以東,尉氏、郾城以西,新密市以南,葉縣、舞陽以北之地。

潁川位于目前河南,古代稱豫州。河南是古代中國的中原核心區域,無危可守,為四戰之地。和平時期由于人多且富饒,所以人才輩出,數不勝數。
在《史記·帝王世紀》中曾經記載有當初的大禹因為抗洪有功,受封的所在地就是當今的河南陽翟。而在除此之外的很多正史中,也都普遍將陽翟視為夏朝的首都,且有華夏第一都的美稱。
除了有大量的史書對其記載以外,現存于禹州的瓦店遺址,經過考古專家研究之后被認為是當今最接近夏朝文化的遺址,同時也是龍山文化末期全國范圍內最大的人類聚落遺址之一。
潁川郡自古代就是人群最密集的地方之一,夏商周時期就曾有三次被作為首都。而在當今人們的印象中,潁川的人才出現時期大多集中在三國時期,其實不然,早在秦漢時期,潁川郡就誕生過韓非、張良、呂不韋等古代名人,在其之后還有吳道子等人,并不是僅僅在一個時期,只是與三國時期相比較起來其他的就沒有那么引人注目罷了。
潁川的地理環境:潁川郡于秦王政十七年設置,以潁水得名,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黃帝生于此,夏禹建都于此,而后歷朝歷代一直是大郡,長期是京師之外人口最多,最為繁華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