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魚跳龍門的龍門指的是在陜西省和山西省。一個地方怎么會出現在兩個省?很簡單,這座龍門就位于陜西省和山西省的交界處,兩省各占一部分。黃河經過包頭后,在內蒙古的托克托縣又來一個大轉折,由北向南流去,河東岸是管涔山、呂梁山,河西岸是黃土高原。說來有意思的是,陜西省和山西省這兩個歷史厚重的省份邊界長約八百多公里,卻很少有陸地接壤。兩省邊界劃分再簡單不過:河以東是山西,河以西是陜西。

黃河作為兩省的界河向南流去,在形成了著名的壺口瀑布后,黃河在山西省河津市和陜西省韓城市之間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寬闊地帶,看上去就像一個狹長的湖泊,那群可愛的大胖鯉魚跳的龍門就在這里。龍門還有一個名字,叫做禹門口,一看就知道與大禹有關。相傳古時候,天下發洪水,大禹奉命治水。大禹來到黃河邊上的龍門山,看到河水洶涌,他想到一個辦法。大禹命人開鑿龍門山,河水就順著龍門山平緩地流淌。
按古人說的距離,龍門山在陜西韓城縣城東北約八十里處,山西河津西北約三十里處。龍門處黃河之險,更重要的是,龍門以北的黃河段流經黃土高原,地勢較高,到了龍門以下,黃河的地勢變得低平。黃河在龍門段形成了巨大的沖力,這是龍門以下黃河段變寬的原因之一。
由于處在這樣特殊的地理環境中,龍門自古就被人稱為“大河之要津,(黃河)中游之險塞。”河津這個地名,就和龍門山的這種地勢有關。有一個著名歷史人物就生在龍門,他就是《史記》的作者司馬遷,這是司馬遷自己在《史記-太史公自敘》中提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