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漢族傳說中黃河鯉魚跳過龍門,就會變化成龍,寓意經(jīng)年努力,一朝成真,就會飛黃騰達(dá)。所以古人用“鯉魚躍龍門”比喻中舉、升官等飛黃騰達(dá)之事。而現(xiàn)代漢語多用“鯉魚躍龍門”形容某件事發(fā)生后就屌絲逆襲,成為人上人。而“鯉魚跳龍門”比喻逆流前進(jìn),奮發(fā)向上,鼓勵自己發(fā)憤圖強(qiáng),總有一天可以鯉魚躍龍門。

居住在黃河里的鯉魚聽說龍門風(fēng)光好,都想去觀光。它們從河南孟津的黃河里出發(fā),通過洛河,又順伊河來到龍門水濺口的地方,但龍門山上無水路,上不去,它們只好聚在龍門的北山腳下。其中一條美麗的大紅鯉魚提議大家直接躍過龍門,伙伴們拿不定主意。
大紅鯉魚便自告奮勇先去跳。只見它從半里外就使出全身力量,像離弦的箭,縱身一躍,一下子跳到半天云里,帶動著空中的云和雨往前走。一團(tuán)天火從身后追來,燒掉了它的尾巴。它忍著疼痛,繼續(xù)朝前飛躍,終于越過龍門山,落到山南的湖水中。山北的鯉魚們見大紅鯉魚尾巴被天火燒掉,一個個被嚇得縮在一塊,不敢再去冒這個險了。
這時,忽見天上降下一條巨龍說:“不要怕,我就是你們的伙伴大紅鯉魚,因?yàn)槲姨^了龍門,就變成了龍,你們也要勇敢地跳呀!”鯉魚們聽了這些話,受到鼓舞,開始一個個挨著跳龍門山。可是除了個別的跳過去化為龍以外,大多數(shù)都過不去。凡是從空中摔下來的,額頭上就落一個黑疤。直到今天,這個黑疤還長在黃河鯉魚的額頭上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