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的戚夫人戚姬,是定陶人王劉如意的母親。《史記》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周昌在閑暇是去覲見劉邦,劉邦正抱著戚夫人,周昌一看扭頭要走被劉邦趕上。劉邦摁住周昌騎到他脖子上說:“我是個怎么樣的皇帝?”周昌說:“你就是桀紂那樣的皇帝。”很顯然,這是一句玩笑話,從中也可以看出周昌耿直的個性。

戚姬受寵時,劉邦曾透露劉如意像他,言外之意就是呂后所生的太子太過懦弱。劉邦給戚夫人畫了一張餅,而戚夫人趁機勸劉邦改立劉如意為太子。搶別人老公也就罷了,還想搶人家孩子的皇位,這就是沒事找事了。搶成功了還好說,問題是爭奪了半天還失敗了,以呂后強悍的性格來說,從那一刻起就已經注定了戚夫人將來悲慘的命運。
劉邦為劉如意安排了周昌作為趙國相,一方面周昌在保護劉盈太子之位時,曾經仗義執言,呂后不會太難為周昌。另一方面以周昌耿直的個性,不會辜負劉邦的委托,一定會照顧好趙王劉如意。可惜的是,人算不如天算。劉邦一死,戚夫人就被囚禁入永巷,美麗的戚夫人被折磨的慘狀就不詳述了。
呂后召趙王入宮,周昌給趙王出主意,讓趙王稱病拒絕前往。呂后也知道背后是周昌指使,所以呂后單獨宣周昌入京并罵了他一頓。沒有了周昌作主心骨,趙王被呂后順利召入京城。
高祖崩,太后使使召趙王,其相昌令王稱疾不行。使者三反,昌曰:「高帝屬臣趙王,王年少,竊聞太后怨戚夫人,欲召趙王并誅之。臣不敢遣王,王且亦疾,不能奉詔。」
漢惠帝劉盈與弟弟劉如意感情相當不錯,他知道呂后召劉如意進宮的真實目的所在,為了保護劉如意,所以劉盈處處維護,與弟弟形影不離。在入京后一個月的某一天,劉盈與劉如意約定要去打獵。劉如意貪睡,劉盈不忍心這么早叫醒熟睡的弟弟,沒想到這一念之差,讓呂后有了可乘之機,結果劉如意被鴆殺。劉如意薨后,周昌拒絕入朝,三年后,周昌也郁郁而終。
劉邦死后,不管怎么安排,以呂后的行事手段,戚夫人是無論如何都難逃厄運的。如果沒有前期戚夫人爭風吃醋和企圖為兒子謀奪皇位的因,也就沒有最終成為人彘的果。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戚夫人的悲慘下場,怨不得別人。如果戚夫人當初能像漢文帝母親薄姬那樣的淡泊名利,或許她會逃過一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