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外的環境,太陽魚的體型比較小,普遍在2指到3指大,半斤以上的比較少見。太陽魚比較適應我國南方溫暖的氣候,隨著人為的放流、以及養殖塘的逃匿,太陽魚從人工養殖區流入到了野外的江河湖庫。在缺少天敵的野外環境,太陽魚擁有著像羅非魚一樣的繁殖能力、適應能力。

太陽魚強大的適應性源于它的雜食性。這種魚在食物上從不挑剔,以葷餌為主,素餌兼顧,水中的小魚、小蝦以及大多數的浮游生物都是它喜歡的食物,這種魚還特別喜歡吃其它魚種排出來的魚卵,在數量比較多的情況下,對其它魚種的繁殖起到了很大的威脅。
目前,在南方地區,太陽魚泛濫的地區比較出名的是湖南的郴州----東江湖。東江湖景色優美、湖水清澈,魚種豐富,是個能讓每個釣魚人流連忘返的釣魚天堂。但是在這最近兩年,東江河內的太陽魚泛濫起來了,水面上的太陽魚數量幾乎與白條一致,白天的時候在很多地方使用商品粉餌作釣,在太陽魚的搶食下,餌料都很難到底,幾乎下竿就是太陽魚,讓想垂釣其它魚種的釣魚人苦不堪言,這種那么小的太陽魚,刺比較多,幾乎沒有人愿意吃。
真不希望看到太陽魚像羅非一樣在兩廣地區的江河湖庫中泛濫,要不然到時候拋竿釣魚不是指甲非就是小太陽魚。想找一個好的釣魚環境都不容易。雖然現在很多地方還沒有太陽魚,但是對于這種魚種。想給大家提個醒,切勿亂投放至野生環境,否則禍害無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