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是在每年陽歷的4月20日21日,十四節氣中的第六個節氣,也是春季的一個節氣語有云:“清明斷雪,谷雨斷霜”,我國的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在12度,當日太陽到達黃經30度,正午用圭表測日影,影長為古尺五尺三寸二分,相當于今天的1.313米,夜晚觀測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辰的位置,也就是東南方,這時一般為農歷三月,又叫辰月或蠶月。

谷雨后的氣溫迅速回升,從這一天起,雨量開始增多,充沛的雨水適合農作物的生長。谷雨時節和前面的雨水節不同。雨水是寒冷的冬天轉暖后的初春雨,氣溫低,水霧細綿綿,隨春風飄落,有時落地后過夜即凍成冰。而谷雨時已經是春季的末尾,氣溫穩定,很少出現忽冷忽熱的現象了,空氣濕潤,雨量充沛,對農作物的播種及生長是極為有利的,這時的雨指的是“雨生百谷”,而其中谷的意思不僅僅是指的我們所說到的谷子,它是指五谷雜糧的總稱,也就是指農作物。
谷雨,是二十四節氣之第6個節氣,春季的最后一個節氣。斗指辰;太陽黃經為30°;于每年公歷4月19日-21日交節。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此時降水明顯增加,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種,最需要雨水的滋潤,正所謂“春雨貴如油”。
降雨量充足而及時,谷類作物能茁壯成長。谷雨與雨水、小滿、小雪、大雪等節氣一樣,都是反映降水現象的節氣,是古代農耕文化對于節令的反映。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時,谷類作物能茁壯成長。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個節氣,這時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種,最需要雨水的滋潤,所以說“春雨貴如油”。
這時,中國南方華南大部分地區雨水較豐,常年4月下旬雨量約30至50毫米,每年第一場大雨一般出現在這段時間,對水稻栽插和玉米、棉花苗期生長有利。但是華南外的南方其它地區雨水大多不到30毫米,需要采取灌溉措施,減輕干旱影響。北方地區是旱地農業;全年降水量少,而且季節分配不均,降水集中在夏季;每年的春季少雨,常有干旱,春旱嚴重;應及時春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