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講的是伯語、英語、法語。一般在埃許多不同語系的族言作為日常的語言,但阿拉伯語是迄今為止在埃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埃及位于非洲東北部,地處歐亞非三大洲的交通要沖,是大西洋與印度洋之間海上航線的捷徑。南接蘇丹,西連利比亞,東臨紅海與巴勒斯坦接壤,北經(jīng)地中海與歐洲隔海相通,東南與約旦和沙特阿拉伯相望。

全國干燥少雨,氣候干熱。埃及南部屬熱帶沙漠氣候,夏季氣溫較高,晝夜溫差較大。尼羅河三角洲和北部沿海地區(qū),屬亞熱帶地中海氣候,氣候相對溫和,其余大部地區(qū)屬熱帶沙漠氣候。白尼羅河發(fā)源于南半球的熱帶草原氣候區(qū),青尼羅河發(fā)源于北半球的熱帶草原氣候區(qū),兩河汛期不同。
1月平均氣溫12℃,7月26℃;全境干燥少雨,年均降水量50~200毫米。余大部地區(qū)屬熱帶沙漠氣候,炎熱干燥,氣溫可達(dá)40℃。每年4~5月間常有“五旬風(fēng)”,夾帶沙石,損壞農(nóng)作物。
埃及語,是一種通行于古埃及的語言及文字,屬亞非語系,跟閃語族(例如:希伯來語及阿拉伯語)及過去被編入含語族的北非諸語,如古實(shí)語族的貝支語及柏柏爾語族諸語等語言和有很密切的關(guān)系。
世俗體生存至5世紀(jì),而科普特語則至17世紀(jì)。古埃及語的成文記錄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32世紀(jì)。埃及今日的國家語言為埃及阿拉伯語,在穆斯林征服埃及之后便逐漸取代科普特埃及人平日生活的語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