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族的民族節日較多,除過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外,還有自己特有的傳統節日,如盤王節、祭春節、達努節、耍歌堂、啪嗄節等。節日里因為人多,飯一般不用鐵鼎鍋煮,而用木甄蒸,這種飯香氣更濃。每逢節日。瑤族人家還要做粑粑。節日菜肴主要是雞、鴨、魚、豬肉、豆腐、粉絲以及各種蔬菜。有的地方瑤族四月八還要煮烏米飯。在湖南江水縣的瑤族姑娘,每年農歷四月初八過“野餐節”時要吃花蛋,制作花粑粑,吃花糖。姑娘們在吃花蛋、花糖和花粑粑時,小伙子不許偷看,違者還要受罰。

“耍歌堂”節,又叫“耍望”節,是廣東省連南瑤族自治縣、連山瑤族自治縣瑤族人民的隆重節日“耍歌堂”是瑤語譯音,意為慶豐收。也是青年男女對歌覓友的節日。三五年舉行一次,一般在金秋季節,十月十六日左右,歷時三天、九天不等。
“耍歌堂”是八排瑤民喜慶豐收,最隆重最大規模的傳統節日。據《廣東新語》載:“歲仲冬十六日,蓋田野功畢也,諸瑤至廟為會,名曰耍歌堂,男女同集跳舞唱歌,同時自由結婚,禮儀甚為簡單”。由此可見,瑤族定在農歷十月十六日舉行的“耍歌堂”是傳播歷史和喜慶一年辛勤勞動獲得豐收的傳統節日。
耍歌堂可分為大歌堂和小歌堂,大歌堂歷時三天九日,每十年舉行一次,小歌堂歷時一天,三年五載舉行一次。舉行大或小歌堂,由各排民眾商議決定,但時間都定在農歷十月十六日。這一天,也是全瑤族共同的節日--“盤王節”,而連南八排瑤則叫“耍歌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