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魚有刺。桂魚即:鱖魚,肉食性,脂科魚類。鱖魚身體側扁,背部隆起,身體較厚,尖頭。它是我國“四大淡水名魚”中的一種。鱖魚肉質細嫩,刺少而肉多,其肉呈瓣狀,味道鮮美,實為魚中之佳品。

桂魚肉質細嫩,刺少而肉多,其肉呈瓣狀,味道鮮美,富含蛋白質,可補五臟、益脾胃;適用于氣血虛弱體質,可治虛勞體弱,腸風下血等癥。寶寶吃桂魚或者鱸魚都可以,二者的營養價值差別不大,建議買符合自己消費水平且新鮮的魚類。
每100克鮮桂魚含有蛋白質19.9克,另外還含有脂肪、膽固醇、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E、煙酸、鉀、磷、鈣、鎂、硒、鐵、鋅、銅等營養成分;每100克鮮鱸魚含有蛋白質18.6克,另外還含有脂肪、膽固醇、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E、煙酸、尼克酸、鈣、磷、鉀、鋅、銅、鐵、硒等營養成分。二者在營養成分上相差不大,如果是為了補充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物質,選擇哪一個都是可以。
鱖魚之貴,也并不奇怪,這種又叫鰲花魚、桂魚的魚本來就是魚當中比較名貴的,即使在過去一般百姓也很難消費得起,售價幾乎是鯉魚的兩倍。這種魚皮厚,肉緊,肉中沒有細刺,吃起來口感非常好。清蒸紅燒煨湯都極其鮮美。再加上在食品安全屢受質疑的今天,這種魚本身的生長習性就很“安全”,它一般以夜間活動為主,白天一般臥于石縫、樹根、底坑中,活動較少。
它吃食時一般只吃活的小魚小蝦,而且吞下魚、蝦以后,會吐出魚刺和蝦殼,只把肉留在腹中。所以肉質非常細嫩。加上這種魚還有藥用功效,對兒童、老人及體弱、脾胃消化功能不佳的人來說,能補虛,又易消化,它的肉還有利于肺結核病人的康復,此外這種魚肉的熱量不高,對于饞嘴又怕胖的女士是上好選擇。由于現在這種魚產量日漸稀少,也導致價格越來越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