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魚最喜歡吃的是活泥鰍,其次是小魚、小蝦。小泥鰍是釣桂魚首選的釣餌,可選用長度在5~7厘米的細條活泥鰍,從泥鰍背上掛鉤,這樣泥鰍在水中仍可以游動,加強了誘魚的效果。小泥鰍也有鉆洞的習慣,入水后由于身體被鉤扎著很疼,就想竄到石洞中躲藏,正好送到桂魚的口中。也可將泥鰍的腹部剖開,血水有腥味,可增加誘魚的效果。

垂釣時,掛個泥鰍靠邊扔進石洞、石縫附近即可。泥鰍會自己鉆石洞、石縫。每個釣位釣4~5分鐘,沒魚就換位。釣上一條之后不要走。桂魚一般都是成雙成對,很可能釣上第二條。一般桂魚吃食迅猛,一口吞下釣餌就跑,此時應順勢提竿。
在經(jīng)常有桂魚出沒的水域。用炒香的麥麩(即:麥皮)加水拌成半干半濕狀態(tài),拋到近岸處,引誘小魚前來覓食。等小魚搶食的聲音引來桂魚后,將帶有較輕的鉛墜與魚漂、掛好魚餌的鉤放入窩內(nèi)。魚若咬鉤,漂沉下,便可以提竿。若無魚訊,可上下輕提魚線或左右移動,誘魚咬鉤。
由于鱖魚屬肉食性魚應用動物性的。常用的餌料有小鯽魚、泥鰍餐條魚、小青蛙、、皮蟲等。鱖魚主要是靠視覺來攝取食物的,因此,如果想要魚兒上鉤快,垂釣效果好,就應該用活的釣餌,使其在水中仍能不斷活動著,這樣可以盡快引來魚兒攝食。紅蟲要帶磷光,可以先把它綁成把子再上釣;蚯蚓要用新鮮整條的,穿釣時,應從上中部穿往中下部,露著蚯蚓的頭部和尾部.
才有活的感覺;河蝦應選用4-5厘米中等大小的,上鉤時,將鉤掛住蝦背稍靠尾端部位,易于保鮮保活;泥鰍最好選用6~7厘米長的,釣鉤可從正對其肛門背部的皮下鉤入,這樣能使它繼續(xù)在水中游動;青蛙要選用中等偏小的,上鉤后,也要使其放在水中像是活青蛙在水中游動的樣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