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志中有記載,水鏡先生為司馬徽,他其實是中國歷史上三個半圣人之一諸葛亮的老師。在道學和兵法上,水鏡先生都有研究。很多人也為他的才學慕名而去,這中間包括諸葛亮還有龐統。能成為諸葛亮的師父,可見實力也非一般。

司馬徽很懂得用才惜才,諸葛亮和龐統兩人就是他給劉備最好的武器。司馬徽學識淵博,有著自己的判斷能力,正因為這樣,他才成為了別人口中久負盛譽的水鏡先生。都說優秀的人會相互吸引,從他結識的朋友韓嵩、龐德公就可以看出。
在諸葛亮還未出名之前,司馬徽的盛名是名揚四海。各國的統治者都想要將水鏡先生給收入麾下,最后他到了曹操旗下。但遺憾的是,曹操還未擴大自己的勢力,水鏡先生就已經撒手人寰,實在是很可惜。不過司馬徽似乎,曹操對于他的安葬,也十分隆重,可見其地位非同一般。
公元198年,水鏡先生在荊州襄陽做客,當時最高長官劉表也是聽聞此人在境內,想要重用水鏡先生。第一次去拜訪水鏡先生的時候,劉表的目的也是想要重用他。但是在和他聊了之后劉表的一番言論讓所有人都吃驚。他說:水鏡先生只是一位普通書生!
司馬徽是在第三十五回《玄德南漳逢隱淪單福新野遇英主》中才出現的。當時劉備被荊州劉表收留后,駐守于新野,但被荊州本土勢力的代表蔡瑁所猜忌防范。蔡瑁設計招劉備赴會襄陽,卻欲暗中加以陷害。在荊州另一位謀士伊籍的提醒下,劉備及時匆匆離宴沖西門逃去,演出了一段馬躍檀溪的傳奇故事。這位后來蜀漢政權的創立者就是在馬躍檀溪之后,邂逅了給他后半段人生以精彩指點的水鏡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