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貴、薛平貴兩個人沒什么關系,實際上他們并非兄弟。薛仁貴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唐開國之初的名將,而薛平貴,則是民間故事與戲曲中的虛構人物。

薛仁貴的先祖、長輩都是官吏出身,可是傳到薛仁貴,卻是年少貧賤,靠幾畝薄田耕種為生。薛仁貴娶妻柳氏,賢惠有見識。薛仁貴想遷祖墳改運,而柳氏則勸說薛仁貴從軍,跟隨唐太宗遠征遼東。正是柳氏的勸說,薛仁貴成了唐初的一代名將。
安市城一戰(zhàn),高句麗大將高延壽率20萬大軍救援安市。薛仁貴自恃武藝高強,為了引起唐太宗李世民的注意,故意穿上了與眾不同的白衣白甲,手持一柄方天畫戟,腰別雙弓,在高句麗大軍中橫沖直撞,前后沖殺,所向披靡。此戰(zhàn)之后,薛仁貴有了“薛白袍”的美譽,得到了太宗賞識。
高宗年間,薛仁貴“三箭定天山”,降鐵勒九部,坑殺降卒近十萬余。薛仁貴因為納了部落女子為妾,遭到彈劾。唐高宗以薛仁貴功過相抵,不予追究。數(shù)年后,薛仁貴協(xié)同大唐開國功勛李勣,一路捷報,屢敗高句麗大軍,奪數(shù)十城,迫使高句麗歸降。唐朝廷隨之在平壤設立了安東都護府,負責管理高句麗舊地。
吐蕃吞并吐谷渾后,薛仁貴奉命護送吐谷渾王還青海復國。唐軍將領郭待封與薛仁貴不合,郭待封傲慢行事,不聽薛仁貴調遣,導致大軍糧草、輜重被吐蕃所掠。唐軍失去軍需,在四十余萬吐蕃大軍的圍攻下,大敗。薛仁貴只得與吐蕃議和而退,吐谷渾徹底淪陷。
吐谷渾復國失敗后,薛仁貴被廢為庶民,后又多次起復。十余年后,突厥人入侵云州,薛仁貴再次奉命出征。薛仁貴憑借昔日威名,摘下頭盔,在陣前露了個臉,嚇得突厥大軍“下馬羅拜”而遁。薛仁貴則乘機進攻,大破突厥,斬首萬余,獲牛馬牲畜數(shù)萬,取得云州大捷。
薛仁貴老當益壯,近七十歲高齡,再次取得了一次輝煌的勝利。就在云州大捷的第二年,薛仁貴病逝,享年七十歲。《舊唐書》評之曰:“仁貴驍悍壯勇,為一時之杰!”
薛平貴與薛仁貴同為唐朝名將,同樣出身貧寒,后來娶了類似薛仁貴原配妻子柳氏的賢惠妻子王寶釧。從軍時,一根扁擔打退了數(shù)百軍士,并擒獲了水潭中的怪物“紅鬃烈馬”,獲得了皇帝的賞識。在軍中,同樣有一個類似郭待封的出身名門的連襟魏虎,處處為難陷害薛平貴。而薛平貴也與薛仁貴一般的勇猛無敵。薛仁貴曾納部落女子為妾,而薛平貴也娶了西涼公主。這么看來,薛平貴的原型應該主要就來自薛仁貴。
不過,薛平貴娶西涼公主,又成了西涼可汗,后又登基為唐朝皇帝,這似乎又和五代后晉皇帝石敬瑭有點類似。石敬瑭是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女婿,后來代后唐建立了后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