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魚學名鉗魚,又叫做斑點叉尾鮰,原產地在北美洲中部,俗稱是“鉗貓”。鉗魚的肉質肥厚但是刺比較少,肉質吃起來鮮美誘人。鉗魚的營養價值極高,具有大鮮、大補的特點,在國內可以用來清蒸、紅燒或者是煲湯,各地的吃法都不一樣。

鉗魚的體型相比較常見的食用魚類來說是稍微長一些的,并且身體的前部要稍微寬余后部,鉗魚頭部比較小,魚吻略尖,鉗魚的表面是沒有鱗片的,因此比較光滑,身體分泌的粘液,頭部上下頜具有深灰色觸須4對,其中鼻須1對,頜須1對,頤須2對,長短不一,頜須是要比鼻須和頤須要長的。
將洗干凈的鉗魚先用廚房專用紙吸去魚身上多余的水分和油脂,這樣整出來的魚肉比較干凈鮮美。然后將鉗魚用料酒、老姜、蔥葉碼上,魚身的正面、反面抹上細鹽,腌制1-2小時。將腌制鉗魚的老姜和蔥葉墊在盤底,鍋里水燒熱。
在清水里加入蒸魚豉油,如果沒有蒸魚豉油可以到如生抽。然后加一點蔥葉、蒜泥,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愛好進行調整,加辣椒等等大火燒開水,等水沸騰之后將鉗魚上蒸鍋,大火蒸10分鐘,之后倒上我們調配好的汁水,均勻淋面,再蒸5分鐘左右。鉗魚在國內還有一種非常流行的吃法,就是用來做燜鍋的底料。由于鉗魚肉質比較肥厚,刺又比較的少。所以不少人愛吃鉗魚燜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