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是李唐王朝的第七個皇帝,他本名李隆基,謚號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民間多稱之為唐明皇。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第三子,因而也稱他為李三郎。唐玄宗李隆基生于685年,27歲登皇帝位,在位44年,是一位飽受爭議的帝王。

一方面,唐玄宗從小就是個鋒芒畢露的王子,史書中多次記載了小李隆基的聰慧和大氣,以至于祖母武則天都非常喜愛和看重他。成年后,李隆基更是表現出了卓越的才干和心智,與姑姑太平公主一起誅殺韋后,扶持睿宗李旦繼承皇位。后來,李隆基還憑借自身的實力脫穎而出成為太子,繼承了皇位。即位后的李隆基不僅賜死太平公主,坐穩皇位,更在不同的時期恰當的選擇了能臣良相輔佐朝政,他加強邊防,勵精圖治,開創了開元盛世。
另一方面,在李唐王朝走向極盛之時,李隆基又驕傲自滿,固步自封,沉溺女色,寵愛楊貴妃,估計當時連唐玄宗叫什么自己都不清楚,他的昏庸還體現在重用李林甫、楊國忠、安祿山、史思明等一眾奸佞之臣,甚至直接導致了為期八年的安史之亂,為后來的李唐中衰埋下了伏筆。
唐玄宗是一個功過分明的封建君王,就他前半生的雄才大略和歷史功績而言,謚號明皇確實是恰如其分的。但對于唐玄宗晚年的沉湎酒色,醉心風月,甚至寵信奸佞,荒廢國政而言,明皇二字實在是一個諷刺,難怪最終,唐玄宗被迫退位,并被兒子幽禁,郁郁而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