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松比賽是一項長跑比賽新項目,其間距為42.195千米(也是有叫法為42.193千米,但賽事全是用42.195千米)。這一比賽的發源是公元490年9月12日希波戰爭中菲迪皮茨送信跑了42公里到古羅馬散播戰事獲勝的信息,跑到后就力竭而亡了。為了更好地留念這一愛國主義精神的創舉,夏季奧運會的發起者顧拜旦在奧運項目中開設了半程馬拉松新項目。

1896年舉辦首屆奧運會時,顧拜旦聽取意見了史學家布萊爾(Michel Breal)以這一史事開設一個比賽的提議,并命名為“馬拉松比賽”。賽事延用當初菲迪皮茨所跑的路經,間距約為40千米兩百米。自此十幾年,馬拉松比賽跑的間距一直維持在40千米上下。1908年第4屆夏季奧運會在紐約舉辦時,為便捷英國皇室工作人員收看馬拉松比賽,刻意將起始點建在溫莎宮的生活陽臺下,終點站建在奧林匹克運動內場,起始點到終點站的間距經測量為26公里385碼,折算成42.195千米。國際田聯之后將該間距明確為馬拉松比賽跑的規范間距。女子馬拉松進行比較晚,1984年第23屆夏季奧運會才被宣布納入比賽。
1896年首屆奧運會后,馬拉松比賽在世界各國普遍舉辦,英國從1897年起舉辦墨爾本馬拉松比賽,至2000年已舉行了104屆,變成全世界歷史時間最久遠的馬拉松比賽。馬拉松比賽在道路上舉辦,可選用起、終點站在同一地址的來回路經或起、終點站沒有同一地址的單程票路經。賽事時,沿路務必放置標著已跑間距的千米牌,并要每過5公里設一個飲品站出示飲品,2個飲品站中間設一個自來水站,出示飲用水或自來水。比賽前須經人體健康體檢,錄取者即可報考參加比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