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作為人體內最大和最復雜的關節,也是人體主要的承重關節,既然它很復雜,今天我們就用簡單的方式來講述這個關節。膝關節包括脛骨股骨關節和髕骨關節兩個關節,是由股骨髁、脛骨平臺、髕骨及其周圍滑膜、關節囊、韌帶、半月板和肌肉構成。所以今天我們就從膝關節的骨骼、半月板、韌帶和肌肉來講述。

下端為兩個膨大的隆起,分別叫做內側髁和外側髁。兩髁的下面和后面都有關節面與脛骨上端相關節,前面的光滑關節面接髕骨,稱為髕面。在后方,兩髁之間有一深凹陷,叫做髁間窩。內側髁的內側面和外側髁的外側面各有一粗糙隆起,分別叫做內上髁和外上髁。內上髁的上方有一三角形突起,叫做骨收肌結節,為內收肌腱附著處。
脛骨位于小腿內側,是小腿上的兩塊長骨之一。脛骨可分為一體和兩端。上端膨大,形成內側髁和外側髁,與股骨下端的內、外側髁以及髕骨共同構成膝關節。兩髁之間的骨面隆凸叫做髁間隆起。隆起前后各有一凹陷的粗糙面,分別叫做髁間前窩和髁間后窩。上端的前面有一粗糙的隆起,叫做脛骨粗隆。外側髁的后下面有一關節面,接腓骨小頭,叫做腓關節面。
髕骨是人體內最大的籽骨,包埋于股四頭肌腱內,為三角形的扁平骨。具有保護膝關節,避免股四頭肌腱對股骨髁軟骨面摩擦的功能,有傳遞股四頭肌的力量,參與構成伸膝裝置功能;有維持膝關節在半蹲位的穩定性,防止膝關節過度內收、外展和伸屈活動的功能。如果髕骨位置不對,當人下蹲或屈膝時,會使膝關節產生彈響。
半月板是新月形狀的纖維軟骨,在股骨和脛骨之間。半月板將脛骨平臺轉換為較大且凸出的股骨髁淺座。半月板分為內外兩個,他們具有不同的形狀,同時附著在脛骨上的方法也不相同。(詳情請輸入關鍵詞“半月板”查看作者“都是半月惹的禍”一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