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體感覺最舒適的濕度在40%-60%之間;過低的濕度,過度干燥,一是容易產生靜電,二是容易增大灰塵的密度,一般是40%-60%比較合適。人體在感覺最舒適的溫度是15—18℃為宜,如果室內空氣不流通或者相對濕度小于35%,且室內氣溫超過25℃以上時,人體就開始從外界吸收熱量,你就會有熱的感覺。

在休息、睡覺等較少活動量的狀態下,房間相對濕度在50%到60%之間,人體會感覺到比較舒適。假如濕度設定太低,會讓人感覺到干燥,而且室內、外濕度差別較大,濕氣擴善較快。當室內濕度降低到設定濕度時又非常快的變高了,致使壓縮機頻繁的開機和停機,這樣會縮短除濕機的使用壽命,也消耗比較多的能源。這是從減少故障發生率,延長其使用壽命考慮。
除濕機設定在45%到60%之間的濕度是最好的。經過科學測量,人體最舒適的濕度是45%到60%,而梅雨季節室內的濕度最高會達到80%。現在很多除濕機都帶有濕度設定功能,人們在用除濕機除濕的時候,將除濕機的風量調到大風檔,除濕效果會更快一些,當達到一定濕度的時候它會自動停機,這樣會更省電。
不過,濕度太大也不利于健康,人們可能會感到惡心、食欲不振、煩躁、疲倦、頭暈等。新西蘭奧塔哥大學研究發現,住在潮濕發霉的房間中,還會增加孩子患哮喘和濕疹等過敏性疾病的風險。在高濕度環境中,霉菌等也更容易滋生。
我國南方地區夏季雨天室外濕氣重,應減少開窗時間;天氣晴好時,多開窗通風、散濕;衣柜、櫥柜中可放一些吸濕盒或干燥劑。北方地區冬季空氣干燥,可用加濕器,也可在室內灑些水或每天拖兩次地。需要注意的是,若使用加濕器最好用純凈水,而且要定期對機器清理消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