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正宗的佛跳墻的做法:泡發遼參4個,泡發鮑魚6個,泡發魚翅35克,鴿蛋4個,大瑤柱12個,泡發花菇4個,泡發魚肚8片,干蟲草花10克,古越龍山花雕酒150克,自制鮑汁60克,濃湯800克,雞胸肉泥少許,金華火腿1片,泡發鹿蹄筋1段。

詳細制作過程:1.干鮑、干海參、干魚翅、鹿筋,純凈水浸泡兩天兩夜,中途換水2次。蹄筋無油鍋中煮5小時。2.鴿蛋煮熟,大瑤柱、干蟲草花、干花菇泡軟,與泡發好的食材一起備齊。用鮮雞湯倒入砂鍋浸泡一夜,使味道更加濃郁。一般的海味干貨食材用大蔥、生姜和200克古越龍山花雕酒和450克純凈水煮開,焯水去除腥味備用。
3.準備燉盅,底部金華火腿薄片墊底,然后是魚翅,加魚肚、蟲草花,加入海參、鹿蹄筋、鴿蛋、瑤柱、鮑魚等食材碼放均勻。4.將鮑汁、古越龍山花雕酒、瑤柱汁、濃湯倒入燉盅加蓋。準備蒸具,用保鮮膜包裹密封好,加蓋蒸煮3小時即可食用。
佛跳墻特點:名貴食材種類較多,軟糯可口,鮮香濃郁,湯濃味美,回味無窮,口齒留香,營養豐富,更能促進明目養顏、活血化瘀、滋陰補陽、促進食欲。關于這道菜的創始,說法頗多。據費孝通先生記,一說,發明此菜者乃一幫要飯的乞丐。這些乞丐拎著破瓦罐,每天到處要飯,把飯鋪里各種殘羹剩飯全集在一起。
佛跳墻這道菜,相傳源于清道光年間,距今有兩百多年歷史。此菜以十八種主料、十多種輔料互為融合。其原料有雞鴨、豬肚、蹄尖、蹄筋、火腿、雞鴨肫;有魚翅、海參、鮑魚、干貝、魚高肚;也有鴿蛋、香菇、筍尖、竹蟶等共三十多種原料與輔料分別加工調制而成。

















